农村能源“北七家”线上论坛(第一期)——精彩回顾
点击蓝色标题,可查看论坛详情!
欢迎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01
3月18日下午,首期农村能源“北七家”论坛历时整整三个小时,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闭幕。论坛采用线上方式,由国网能源院新能源所、电网所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电力》杂志社作为支持媒体进行了全程宣传策划。论坛聚焦主题《边远供电的时代内涵:电网的挑战与转变》。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网福建、新疆、吉林、河南、青海、浙江公司及有关地市供电公司、经研所,国网经研院以及国网能源院等百余位专家学者在线参加。
02
张钧
“贫困治理中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多重摩擦和调适”从观察扶贫工作中县级政府、乡镇政府、村干部、农民等四个主体切入,研究不同主体在利益主张、目标追求、行动逻辑等多元复杂约束下,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如何实现在“调适”中前进。
03
边远供电的大电网方式和独立型微电网:是否显而易见的技术经济性比较
冯凯辉
农村能源可为农业生产能源供给的清洁高效、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民生活条件改善提供有效支撑,但发展中面临基础设施落后、商品化和优质水平低、利用效率低、清洁化利用水平低、社会化服务能力滞后,以及环境承载力严峻等挑战。电气化是充分利用农村地区清洁资源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农村能源消费清洁低碳化的有效途径。针对边远地区供电问题,不能单纯依靠电网延伸解决,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用电负荷需求、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及难度、能源资源条件、建设条件等因素,综合比较后选择合理的供电方式。
04
黄碧斌
对“三农”体系的理解有助于我们从政府的角度,从民生的角度,去把握农村农业农民的需求,有的放矢,才能做好研究,做有用的研究,更好发挥电网在农村能源体系中的作用,更大体现能源智库在农村能源研究中的价值。
05
柴玉凤
中国70多年的民生发展进程,就是一个从饥寒交迫走向美好生活的连续性进程。农村能源的民生发展也是从村民(村企)能用上电到用上划算的、清洁的、可靠的、便捷的好能源,既能留住绿水青山,又能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能源发展是长期的、系统的、复杂过程,在农村能源的民生发展之路上,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思考,包括村民(企)电费可承受能力、能源消费方式、用能需求与生态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投入,农村能源普遍服务质量,投资建设运营的长效机制、村民权益的监督机制、村民能源自治的有效方式等,所有问题都需要深深的扎根在中国农村乡土社会复杂的、独特的、多样的土壤里,因地制宜、聚焦优势,通过自上而下把方向,自下而上求发展共谋民生福祉。
06
张玥
从全产业链看,“边远”地区在国家战略中绝非无足轻重!从服务脱贫攻坚看,边远地区是扶贫主战场,加强电网升级改造,有利于服务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从服务乡村振兴看,提升边远及农村地区电力保障及服务能力,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促进乡村各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村生活电气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从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看,改造升级电力基础设施,有利于边远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减小地区之间的差距。
07
农村能源研究需要站在农民角度去思考问题 —关于《中国农村的贫困与治理》的学习体会
冯凯辉
为防止返贫,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等相关方共同努力,从乡村治理能力提升、资源要素配置、农业现代化建设、风险评估能力保障等方面开展有关工作,保证扶贫效果。一是结合实际,加强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激发农村发展内在动力。四是加大返贫风险的预估能力,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08
王旭斌
农村能源革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结合乡村整体发展需求走农村能源“善治”之路,关键在于农村能源治理如何促进农民的增收节支,实现农村能源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正向循环,将农民作为农业农村发展主体的地位落到实处。
建立健全长效农村能源服务保障机制是基础:一是强化市场机制在提供农村能源基础设施与服务中的作用。二是结合农村能源发展阶段加强技术集成创新支撑。三是基于农供所探索设立能源服务中心。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村能源现代化推进的核心力量,而不是旁观者,通过调动农民参与能源建设的自主性、能动性,才能有效推进农村能源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让农民成为主要收益者。09
翟旭京
结合季节性、集中与分散等特点,将牧区供电点分为单个游牧家庭、单个固定牧民家庭、多个游牧家庭组合、孤立村落等,采取差异化供电方案,兼顾供电经济性和可靠性。将配变供区分为非季节性农业负荷供区、混合性负荷供区、纯季节性农业负荷供区三类,合理归集季节性农业负荷,实现农网运营成本和网损降低。
10
谢哲
农村能源区块链可大大缓解农村能源融资难等农村能源金融问题。区块链上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技术服务企业、监管部门和第三方中介机构共同上传和同步数据。基于区块链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分析详实的数据,金融机构可以给农村能源节能项目的推广和落地提供更多的绿色融资支持。
11
龚正国
通过政府、银行、企业等多方举措,使得南阳光伏扶贫项目真正成为民生工程,光伏扶贫项目发电量使贫困户每年收益3000元以上,并通过提供就业岗位防止返贫。针对农村新能源应用面临的政府投资补贴依赖、技术和管理人员稀缺、农民认识不充分等问题,提出应结合各农村地区资源禀赋、应用需求,充分挖掘具有经济、社会、环境价值的新能源发展模式。
12
赵芸淇
农村能源研究要注意“因地制宜”“分区分产”“制度优势”三个问题。从“因地制宜”看,应充分考虑社会可承受成本问题,是聚焦解决当前问题,还是聚焦长远规划,哪些成本要加,什么时候加,需要合理设定技术经济可行性的标准。从“分区分产”看,应关注农业产业从育种、生产、加工、储存、物流、消费,以及卫生防疫等各个环节的用能问题,比如电力作为二次能源也是能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延伸,不论是发展集中式、还是分布式,或是光伏扶贫(渔光互补),以补齐农业生态环境短板,强化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为立足点,都需要依托农业产业链。从“制度优势”看,我国政府正努力要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农业农村发展已经具有资本吸引力,农村能源发展动力越来越足。
13
王猛
青海藏区仍有部分地区未被大电网覆盖,目前主要通过离网光伏供电。伴随青海省大力推广“三江源”地区清洁供暖措施,以及未来青海藏区牧民生活水平提升,面临已覆盖地区电网扩容改造量大,未覆盖地区电网延伸压力大等问题,建议由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电网企业主动参与,结合青海藏区特点因地制宜选择供电方式。
14
张钧、冯凯辉
国网新疆经研院翟旭京专家、 国网吉林经研院鲁宇副主任、国网河南信阳供电公司白永祥副总经理、国网能源院新能源所冯凯辉专家、 国网能源院电网所张玥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杜松怀教授、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赵芸淇专家、国网福建公司徐剑(瀚溪村第一书记)主任、国网经研院配网所杨卫红副主任、国网青海公司王猛处长、国网浙江电科院赵波主任、国网河南南阳经研所龚正国主任等发表了观点。
往期回顾
◀【会议通知】农村能源“北七家”线上论坛(第三期)——滚动更新
◀ 国网能源院成功举办农村能源“北七家”论坛(第二期)—农村问题研究:为什么调查研究如此重要
◀ 农村能源“北七家”论坛(第二期)—农村问题研究:为什么调查研究如此重要 专家观点集萃
编辑:杨彪
审核:许晓艳
声明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